咖啡、茶降糖尿病患2成死亡率!上午這時段喝還可穩血糖
- theonlyfrank
- 2023年5月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https://www.edh.tw/article/33736
新聞中心蔡經謙2023-05-02 |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患者的飲食該如何攝取才健康?美國一份針對15萬人,長期追蹤18.5 年的研究發現,第二型糖病患喝較多咖啡、茶、開水竟可以讓死亡風險降低約2成,相反的,若是喝含糖飲料,由於恐增加體重、脂肪,增加胰島素阻抗,並讓身體發炎,反而會增加20%死亡風險。 糖尿病患喝咖啡、茶、開水死亡風險大降約2成! 該篇研究發表在1840年創刊的《英國醫學期刊》,是最古老的醫學期刊之一。研究中有將近75%的受訪者是平均年齡為 61 歲的女性,在長達18 年中,每2到4年,參與者需回答有關她們飲用8種不同類型飲料的問題——含糖飲料、代糖飲料、咖啡、果汁、低脂和全脂 牛奶、白開水和茶。 含糖飲料包括含咖啡因的蘇打水、不含咖啡因的蘇打水、果汁飲料、檸檬水和其他水果飲料,1天不止喝1杯這樣的飲料被視為高度使用;低度則是指每月少於1杯含糖飲料。 此外,該研究將大量攝入咖啡(含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定義為每天四杯,茶為每天2杯,水為每天5杯,低脂牛奶為每天2杯。每種飲料的低量是每月少於1杯或1杯。 研究結果發現,和喝最少含糖飲料的民眾相比,喝最多含糖飲料的民眾死亡風險將增加20%,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29%。相對地,和飲用少量咖啡、茶、水的民眾相比,飲用大量咖啡的民眾可以降低26%死亡風險,茶可降低21%,白開水則能降低23%、低脂牛奶則可降低12%。 劍橋大學營養流行病學調查員Nita Forouhi表示,對糖尿病患來說,「少喝含糖飲料,多喝咖啡、茶、白開水能更健康」。柏安血液透析中心院長王介立醫師也於臉書專頁分享該研究表示,研究也發現,只要將含糖飲料換成代糖飲料,即可有效降低死亡風險,這也證實了過去認為代糖可有效降低糖份對糖尿病患造成傷害的觀點。此外,若能把含糖及代糖換成咖啡、茶及水,死亡風險還會再降。另一重點是,水似乎沒有比茶及咖啡還有效,因此未必只能喝水。 咖啡、茶中的綠原酸、兒茶素可抗氧化、抗發炎,對糖尿病患好處多 為什麼含糖飲料、咖啡、茶會影響死亡率呢?研究人員表示,含糖飲料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漿、蔗糖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胰島素阻抗與發炎症狀。在喝完含糖飲料後,飯後血糖與胰島素濃度飆升,則可能導致高胰島素血症、生成脂肪、胰島素阻抗,上述機制都對糖尿病患特別有害。 另一方面,咖啡中含有綠原酸、梅納汀 (melanoidins)、葫蘆巴鹼(trigonelline)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能減少氧化壓力與發炎症狀。另有研究發現,規律喝咖啡可以顯著減少系統性發炎症狀,綠原酸則能延遲腸道吸收葡萄糖;茶則是多酚的良好來源,尤其是兒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能力。 什麼時間喝咖啡最好?哪種茶的兒茶素最多? 喝咖啡、喝咖啡對身體有諸多好處,不過怎麼喝最妥當呢?日本物理治療師三木貴弘曾表示,有研究發現,雖然喝咖啡可預防糖尿病,但早上喝咖啡較容易使血糖飆升,同時還可能阻礙皮質醇分泌,造成身體不易切換為工作模式,無法打起精神,便更會想藉由咖啡提神。因此建議在「上午10點~中午12點」、「下午2點~5點」2時段喝咖啡,較不易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 國健署則建議,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取量應不超過300mg、孕婦不超過200mg。以便利商店常見的咖啡為例,1杯中杯熱美式的咖啡因含量約為200mg。若容易因為咖啡因而影響睡眠、產生心悸等不適的民眾,可別喝太多反而造成負面影響了。 除此之外,Nita Forouhi指出,上述研究並未針對不同種類的茶(如紅茶、綠茶、花草茶、水果茶等)進行區分。不過,美容整形外科專業醫師張大力曾於《減齡.抗發炎》書中表示,若以綠茶、烏龍茶、紅茶進行比較,綠茶的兒茶素含量最多、烏龍茶次之,紅茶的兒茶素含量則最少。
補充 #茶黃素則是紅茶含量最高, 烏龍茶次之, 綠茶最少.
https://www.edh.tw/article/33736
新聞中心蔡經謙2023-05-02 |
Comments